返回首页
——访复旦大学机关党委书记 张宏莲研究员

“娘家的人来了!”当见到《桥》杂志记者时,复旦大学机关党委书记张宏莲用一句话道出了对江西的炽热感情。5年的彭泽知青生活,36年的复旦育人生涯,张宏莲从一个懵懂少女到一个温厚长者,艰辛和磨砺成就了她生命的辉煌。她说:“江西知青生活改变了我的一生。”

来源:2013年《桥》刊第一期   作者:陈国群   设计制作:小凤

一、“17岁当排长 责任让我成长”

1968年6月30日,年仅17岁的张宏莲踏上了开往彭泽的列车,组织将她分配到江西北陲的芙蓉农场,担任加工制造连三排排长。身为排长,她要管理全排40多人,这些人当中,有年纪比她大的“老资格”,也有喜欢捣蛋的小调皮。她虽然年纪小,但事事争先,与战友同甘共苦,甚至专挑最苦最累的活干。在雷电交加的天气,她坚持到团队为连队取物品,在不见人影的堤坝上连人带自行车重重摔在泥水里;因劳累过度患上肾炎,本可申请病退,她却在养好病后又回到连队工作。张宏莲的坚持和付出感染了全排,她也成了排里最服众的人。插队5年,张宏莲从排长到连队副指导员,从团员到党员,从花季少女成长为一个有担当的干部,艰苦的经历锻炼了她坚强的意志和出众的能力,也为她以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础。“能力都是逼出来的,身处这个岗位,责任压在肩上,思考问题就和以前不一样了,干什么事情都得跑在别人前头。”张宏莲感慨道。

二、结缘复旦一生情 培育桃李满天下

1973年9月,在农场的推荐下,张宏莲进入复旦大学生物系学习,从此开启了与复旦36年的不解情缘。1977年,张宏莲毕业留校,在复旦生化教研室从事基础教育工作。当时年仅26岁的她担任生化系77级的班主任,班上甚至有几个学生比她大三四岁。这个班级的24个学生毕业后陆陆续续有21个出国深造,分别在各自的工作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一位叫袁钧瑛的学生是世界上第一个细胞凋亡基因的发现者,当选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细胞生物学系终身教授,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并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提名。由于工作需要,张宏莲先后担任过年级辅导员、总支学生委员、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等职务,她因此也被同事誉为复旦学生思想工作的一面旗帜,并获得上海市高等学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光荣称号。张宏莲对自己的荣誉看得很淡,她说:“做教师是精神上的享受,学生的成长,和所取得的成就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回报。”

三、更广阔的事业平台 更强烈的感恩乡情

1990年,张宏莲从生命科学学院调到复旦大学机关任职,先后担任党委统战部副部长、部长。自此,张宏莲的工作重心从学生转到教师。复旦大学民主党派组织建全,党派成员层次高、影响大。张宏莲从熟悉国家统战政策开始,学习与知识分子打交道,学习为民主党派人士服务。她积极奔走,沟通联络,成为连接学校党委与民主党派人士的桥梁纽带。而这项工作,她一干就是15年。复旦大学并于2006年获得全国统战工作先进单位。

2006年年底,她轮岗担任复旦大学对外联络处处长,工作的联系对象从校内走到校外,所分管的工作主要是联络校友、校董社会各界人士,为学校、为教育事业争取社会资源。

2009年9月复旦大学第十届世界校友联谊会在南昌召开,作为江西人的她,往返于南昌上海,协助学校携手南昌市科技局成功举办第十届世界校友联谊会、与南昌市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开创了通过校友会平台服务地方、服务江西先例。张红莲也受到了时任江西省委书记孟建柱的亲切会见。

她所在的外联处还负责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的相关工作,复旦管理学奖励学奖励基金由复旦校友、李岚清同志发起、捐赠成立。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宗旨是奖励我国在管理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工作者。 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管理学国际论坛并亲切接见了张宏莲等工作人员。

由于工作需要,她在任统战部部长、外联处长期间兼任机关党总支、机关党委书记长达十五年之久,曾获得复旦大学三八红旗手,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复旦大学第四届校长奖、上海市育才奖多项殊荣。她始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每到一个平台,张宏莲都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他人,也开辟着更广阔的的事业舞台。

事业向前,乡情不减。多年来,张宏莲通过自己的努力,组织力量、牵线搭桥,服务于江西;她关心关爱来沪求学的江西学子,并积极联系两地高校开展学术交流,支持校地科研合作。她一直用行动诠释着自己对故乡的一片深情。